来源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
2025年5月8日-9日,第56届韩国超声年会在韩国首尔召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徐辉雄团队受邀参会,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展现我所超声医学的前沿研究成果。
专题发言:脂肪肝无创定量研究
中山医院超声科徐辉雄教授受邀作专题发言(张琪医生代为汇报),题目为《Ultrasound-Based Fat Fraction for Detection of Hepatic Steatosis and Quantification of Liver Fat Contenting Using Liver Biopsy as the Reference Standard: A Prospective Study》。该研究以1H-MRS为参考标准,通过前瞻性研究,对比分析多种QUS(定量超声)技术在MAFLD疾病的检测及脂肪含量定量中的应用,以及各项技术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QUS的TAI和TSI技术在多次测量及不同操作者间测量的一致性较好,超声脂肪分数USFF与1H-MRS有强相关性,为脂肪肝的无创准确定量提供了相关依据。
中山医院超声科韩红副主任医师进行线上发言,题目是《Ultrasound Localization Microscopy: Optimization of Renal Cortical Examination Strategies and Diagnosi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将超声新技术显微超声造影应用于慢性肾病的微血流评估中,通过微血管密度图及定量参数分析可以无创评估慢性肾病早期肾皮质的灌注情况,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影像学支持。
中山医院超声科在本次韩国超声年会中另外有三名医生聚焦不同研究方向发表学术报告,展示了科室在超声不同领域的多元探索和创新成果。
严丽霞医生以《A Preliminary Study of Non-invasive Prediction of Breast Cancer Molecular Markers Using Deep Learning-Based Molecular Markers Prediction Network on 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 Images》为题,针对传统乳腺癌分子标记物检测方法存在侵入性、成本高、耗时等局限性,提出了融合自动乳腺容积扫描仪三维数据及其二维截面(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影像特征的双分支分子标记物预测网络MMPNet,用于预测乳腺癌的分子标记物状态,研究结果显示MMPNet在预测乳腺癌分子标记物方面展现出较高准确率,具备术前无创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应用潜力,有望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支持。
张琪医生围绕《Super-Resolution Ultrasound Microvascular Imaging Revealing Hidden Vascular Patterns for Enhanc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iagnosis》展开汇报,该研究提出了肝癌的两个辅助特征,通过超分辨显微超声造影技术,显示常规超声难以显示的肿瘤微血管的特征,并将这两项特征与LI-RADS相结合,探索超分辨超声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罗焱文医生则分享了《Evaluating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n-massive breast cancer on ultrasound》,通过分析超声表现为乳腺非肿块性病变并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资料,揭示了此类病变具有显著的组织学异质性(导管原位癌占37.50%)及年龄相关性差异,发现年轻患者(<40岁)表现出更具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研究提示针对此类病变需建立年龄分层诊断与管理策略,以实现早期识别与精准干预。
三位医生的发言聚焦超声新技术和临床痛点,融合技术创新,体现了中山超声在腹部、浅表器官的研究进展,也向国际学术界传递了中山医院超声科的科研实力。
会议期间,我们和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院放射科Jeong Min Lee教授以及GE医疗公司Naoshisa Kamiyama教授(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围绕脂肪肝定量和超分辨超声技术展开探讨,通过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与日韩超声领域权威专家建立了学术联系。
在本次韩国超声年会上,中山医院超声科徐辉雄教授、韩红副主任医师及三名医生向与会专家汇报了他们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互动交流,促进了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